发布日期:2025-03-08 00:27 点击次数:178
(原标题:最高飙涨48%!31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涨超20%)
押注高景气赛道的成长型主动权益基金,开年来霸屏业绩涨幅榜。其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永赢先进制造智选领跑市场,今年以来回报分别达到48.52%和46.47%。
中航趋势领航、前海开源盛鑫、前海开源嘉鑫、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华富科技动能年内涨幅超过30%,位居业绩涨幅榜第二梯队。
年内涨幅超20%的基金产品数量高达33只。其中,主动权益基金产品数量达31只,指数基金2只,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年内涨幅超20%。
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引领的主题投资成为今年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业绩领先的重要推手。从基金持仓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鹏华碳中和主题重仓股北特科技、禾川科技、五洲新春、步科股份、双林股份、肇民科技、斯菱股份、兆威机电、中坚科技、贝斯特;永赢先进制造智选重仓股北特科技、兆威机电、鸣志电器、中大力德、贝斯特、伟创电气、步科股份、绿的谐波、肇民科技、安培龙。
主动权益基金在2020和2021年火爆过后,一些押注风口暴赚的策略失效,业绩表现不佳,遭受市场质疑。
2024年,主动权益更是进入至暗时刻,除了业绩表现不佳,其管理规模也跌至近年谷底附近。
近两年ETF处于快速发展期,截至2024年底,非货ETF总规模达3.56万亿元,其中,A股ETF规模达2.88万亿元,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规模(2.70万亿元),且其增长速度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最近10年,美国权益类基金的被动化趋势明显,主动基金持续“缩水”。近两年中国被动投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今年三季度A股被动基金持仓规模首次超越主动。很多投资者担心中国主动投资会重演美国的进程。但我们认为,此种对比不可刻舟求剑,相比于美国主动权益的发展,对中国主动投资的未来应当更有信心。1.收益率看,中国主动权益基金长期多数跑赢指数,而美国主动权益基金长期多数跑输
中美主动投资最重要的差异在于,美国主动权益基金长期难以战胜指数,久期越长越容易跑输;而中国主动基金随着时间久期越长,跑赢指数的比例越高。
而之所以美股主动投资规模持续收缩,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其持续跑输主流指数,资金逐利最终带来主被动的此消彼长。事实上,正如我们在《美国主动基金的三种““局之道”:2833只产品经验总结(20241204)》中的总结,“美国被动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核心在于美国主动权益基金长期难以战胜指数。而若能够战胜指数,这部分主动基金的规模则更有可能保全甚至扩张。”回到国内,尽管近三年业绩承压,但长期来看,中国主动权益基金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显著,因此,对中国主动投资的未来也应当更有信心。
二、中美主动投资的核心差异在哪?未来怎么看?
中国主动权益基金寻找α能力较强,而美国主动权益基金攫取α的能力较弱。根据晨星统计,过去十年,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率来源核心是市场β,产品自身的α较弱。拉长来看,5-10年维度内,中国主动权益基金的α收益显著。
美股科技巨头过高的集中度导致美国主动基金挖掘α困难重重。美国经济转为科技驱动后,愈发成熟的科技行业形成了“产业—股市”的良性循环,大盘科技龙头“强者恒强”,而随着市场收益率过于集中于科技板块的少数几只个股后,主动权益基金在其他板块和个股当中选出具备α属性个股的难度较高。
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美国主动基金自身似乎缺乏重仓科技板块的信心。2000-2006年爆发式扩张的美国主动权益基金过度“路径依赖”于传统“价值投资”理念,而无法完全适配高资本开支、高成长性、高估值的新兴科技产业。因此过去10年美国主动权益基金长期低配信息技术板块。这也是拖累其收益、导致其跑输指数、乃至规模收缩负反馈的重要原因。
回到国内,主动权益基金更善于捕捉新产业趋势且敢于重仓高景气行业。2012-2021年,中国总量经济增速温和,但其中涌现了大量优秀产业和对应的α机遇,包括移动互联网、消费升级、老龄化和高端制造业等。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挖掘、重仓产业趋势对应的高景气行业是主动基金长期跑赢的根本。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方面,中国本身处在转型升级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并未固化,本身具备更多α机会。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投资也更擅于挖掘产业趋势中的α,并且更敢于超配和重仓高景气、高成长行业。
近几年在经济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中,旧动能仍有拖累,而“新半军”等新经济也由于产业自身周期而边际走弱,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仍待酝酿。因此资本市场尤其主动投资缺乏其依赖的α机遇,进而导致过去几年业绩和规模承压。往后看,随着宏观基本面底部回升、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产业趋势有望涌现,主动投资有望再度承担起挖掘景气行业、重仓结构性α的重任,进而实现业绩和规模的正反馈。
上一篇:收入大增300%!这一行业很缺人
下一篇:没有了